前言
百年大庆结束后的第二天就爆出了滴滴上市的问题
接下来一系列的处理
先是各平台下架禁止新用户注册
其次下架滴滴全家桶
最后七大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审查
今天这篇文章不说滴滴
也不说具体哪个软件存在的问题
只是在经历了大数据杀熟而我们又不能彻底放弃互联网不用的尴尬处境后
一些可能意向天开的思考
个人隐私应该如何保护
根据我自身的情况说下我暴露在互联网上的信息
1、姓名-几乎所有的APP都要求进行实名认证;
2、手机号-跟姓名几乎是进行绑定的;
ps:插一句题外话,当初国家推动电话卡实名是为了解决电信诈骗问题,现在成了营销的工具
3、住址-什么牛鬼蛇神APP都恨不得获取一下位置权限,我个人用的苹果手机,针对每个app都进行了定位设置;
1
2
3
4
5
6
7
8
微信-非精确位置
支付宝-精确位置
美团-精确位置
百度地图-精确位置
滴滴-精确位置
钉钉-精确位置
以上就是我本人设置的关于位置的权限的信息
4、银行卡-有不少app把银行卡绑定当作实名认证的附加属性
5、工作信息-这个几乎在所有的招聘类APP中都跟把人脱光了没啥区别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当前国内互联网环境下想保护自己还挺难的
每个账号都要不同密码防止被脱裤一把梭
能不用真实信息的就不写真实信息,比如网购,你不写真实姓名物流就不知道你真实姓名(理想状态)
但这些APP真的是太不听话了
我记得上一个政府层面的针对个人信息的政策是:未经用户同意不得给用户发营销信息
然后各APP几乎都更新了用户协议;不同意就没法用;
更新后的协议基本就是同意接受营销信息;
呵呵
网购买一次东西,卖东西的商家就会各种短信轰炸
一个政策层面的隐私保护设想
先上一个图
这可能只是一个异想天开的脑洞
简单说下这个思路
这个思路是从滴滴上市,紧接着某直聘网站被曝问题后开始有的
断断续续思考了一段时间
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业的情况
1、互联网掌握了太多的信息
2、各个企业间互通信息(如果没有当我没说)
由国家成立一个个人大数据中心用来给各个app提供认证服务
暂时称为:公民用户认证授权中心
这个数据中心理论上来说已经存在
所有的app都要求对接这个公民用户认证授权中心
在登陆时去中心获取一个由用户确认允许后登录加密的用户标识
这样在APP层面就没有相对应的个人信息
又能满足实名认证的要求
如果这个人在登录期间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用户标识找到对应的真实存在人
如果使用APP必须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也需要单独授权
比如使用某团点外卖,需要获取地址和用户联系方式
需要APP调用中心的授权,得到用户的授权后把用户想要提供的信息返回给APP
等本次使用完APP,退出重新登录就又是一个新的用户标识
有人可能说人家各大APP早就记录终端设备的ID了
通过终端设备的ID就可以知道你是谁了
这个就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了
几个应用场景设想
网购&外卖
1
2
3
4
5
6
7
8
9
每次登录都是一个全新的用户标识
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搜索类大数据杀熟
比如 被曝的机票价格杀熟
外卖价格杀熟
会员PLUS价格杀熟
比如你在某搜索了xxx
那么可能你的周围会出现好多xxx
甚至觉得不相干的APP之间都出现了xxx
有了这个隐私保护方案后就可以避免这个情况发生
娱乐类
1
2
3
4
5
6
7
8
现在想听个歌看个视频
不注册各账号都不行
还得被记录都听了什么歌
什么歌听的最多
最喜欢的明星是哪个
关于用户付费和版权的问题
如果真的用实现这个政策
那各大APP不用用户操心就会有完美的付费方案
社交类
1
2
这个社交类针对的是一些公共发言平台
比如,微博、豆瓣、知乎等
只要退出重新登录
就完全成为了一个新的身份存在
真的就是用完即走
后记
百度的李大大说的对
用隐私换便利确实爽
但爽完一哆嗦之后想再把隐私保护起来就不容易了
希望国家早日出现一些好的政策能够引导各个互联网企业向好的方向良性发展
Q:594934249
—我是超小弟·一名不务专业的秃头运维—
github:github:chaoxiaodi
微信公众号:老骥不伏枥只是近黄昏